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谈 > 正文

少年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读肖复兴《幽径春生豆蔻长》有感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发布于 2022-10-18 23:48:48 1435 浏览

少年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读肖复兴《幽径春生豆蔻长》有感

文/知音情怀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犹如在梦中。今晚,我无意中看到作家肖复兴老先生在2019年为纪念《人民文学》创刊70周年而作的《幽径春生豆蔻长》一文,并品读有二。感慨于肖老与《人民文学》杂志的不解情缘。58年的邂逅、相爱、相守,几经曲折,始终如一;读者、作者、编者的角色转换,“触手可摸,含温带热”。

在文章中,作者深情地写道:“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文学》这本杂志,是1961年的秋天,那时我读初二……杂志也是旧的,纸页发黄,封面都卷了角……”

“我很喜欢萧平的《三月雪》这篇小说,将第一节开头写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干枯了的、洁白的花。他轻轻拿起那枝花,凝视着,在他的眼前又浮现出那棵迎着早春飘散着浓郁的香气的三月雪,蓊郁的松树,松林里的烈士墓……’抄录在笔记本上。如今,58年过去了,这个笔记本还在,我幼稚的字迹还在,《人民文学》留在我14岁的记忆里。那时候的《人民文学》和我一样正值豆蔻年华,青春年少。”

诚如肖老所言,无论命运沉浮,还是岁月更迭,不变的是他对《人民文学》的情有独钟,彼此的长厢厮守,永远的相濡以沫。

是啊,如果从初二作者第一次见到《人民文学》时算起,他和《人民文学》便有着长达58年漫长时间的交织,几乎快将一生的时光交给了这本文学杂志,他能不心潮起伏、无限感慨吗?

而我,只不过是《人民文学》这个高贵优雅、美丽温婉的贵夫人身旁的一个匆匆过客而已。肖老"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于我,说不上有多么动心,更谈不上有多么爱慕。只是,在那一个人生的拐角,一个不经意间的邂逅,我却惊艳于她的丰润,仰慕于她的娴雅,也差点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我与《人民文学》的初次邂逅似乎还要比肖老先生来得早。记得那还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当中学教师的父亲的几个大书箱里(说是书箱,其实就是用来装书的纸箱子)翻到了六七本泛黄的《人民文学》杂志,其中有一两本还没有封面。

父亲的藏书虽然多半是"红书",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但也不乏纯文学类书籍,尤其是古典名著或人物传记,如《水浒传》《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与时代》《王若飞在狱中》《战斗的青春》等;抑或文学杂志,如《诗刊》《人民文学》《十月》《延河》等杂志,而我最喜欢读的杂志就数《人民文学》了。

记得我那时接触到的《人民文学》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版本。文章也多半弥漫着经历十年浩劫后、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伤痕文学"的气息。对于当年那个正处于青春期的毛头小子来说,想谈对小说的深度品味与鉴赏,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也只有一味追求故事情节发展罢了,或者是专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段落走马观花粗略看看而已,许多文章看过后并没有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要说我和肖老比,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无地自容!因为,别说是一个赫赫有名、光环闪耀的国刊的编者,也别说是一个值得引以为傲、众人侧目的作者,我甚至连一个合格的读者都算不上!



不过,当年那个毛头小子和肖老年轻时一样还是读了几篇文章的。由于年代遥远,许多读过的文章的题目早已忘记,但有一篇中篇小说的题目似乎还隐隐约约地记得,好像叫《旋转舞会》什么的(具体题目乃至作者都不记得了,这里姑且就叫《旋转舞会》吧),小说讲的是一对男女主人公的一段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几十年来,其中的故事情节仍旧清晰如昨。

故事的男主人公是改革开放初期某市一家国营粮站的质检员,女主人公是当地一所市属重点中学的公办教师。他们相识于市上一家新开业的一流舞厅的旋转舞会并一见钟情。

女主人公一开始就被男主人公帅气的外表、优雅的谈吐、洒脱的舞姿深深吸引,男主人公也为女主人公漂亮的容颜、苗条的身段、华丽的舞步所折服。为了能常相见面,他们相约、相见在一个个周末的舞会,并慢慢发展到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以至于到后来的谈婚论嫁,共筑爱的小屋……

他们的婚礼自然不同凡响,吸引了不少行业名流和舞友前来参加。同样,婚后,他们的生活也的确过得很甜美。不久,他们便有了爱情的结晶,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称羡!

可是,好景不长,时代也偏偏就和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广泛展开,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逐渐代替了质检员,粮站也随着国企改革和经济市场化而消失,这个曾经的金饭碗也就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很快地,男主人公所在的粮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终结了——他从此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镇无业人员,整日借酒浇愁,甚至自暴自弃……

当初舞会上那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形象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萎靡的精神,邋遢的衣着和憔悴的面容。男女主人公当初许下的海誓山盟的爱情大厦很快地就在女主人公的不断的嫌弃中崩塌了!

两种截然不同身份的陡然落差感使她下定决心和他离婚,并很快地投入到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建材批发商的怀抱……


可十年之后,一切又都天翻地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再一次发生惊天逆转。

新嫁的富商丈夫因犯“经济诈骗罪”变成了阶下囚,她也因犯包庇罪而丢了公职、锒铛入狱。当初的那个被她“抛弃”了的原配丈夫却因生活所迫南下深圳特区打工、创业。

几年后,曾经穷困潦倒的原配丈夫终于淘得“下海”后的第一桶金,创立了自己的电子公司,事业也开始蒸蒸日上,也重新收获了幸福的爱情,还将他与前妻所生的孩子培养成名牌大学的学生,继而出国深造。不久他们重新有了新爱情的新结晶!

可惜的是,女主人公在出狱后不久,便在贫病交加与不断的精神折磨与自我悔恨中含恨死去……

这只是《旋转舞会》这篇小说的我所能记起的大概的故事情节,其构思谈不上有多么的新奇,甚至还有点落于俗套。但掩卷沉思,小说却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莫大的启迪!

这段爱情的开始不可谓不美,就像华丽的交谊舞一样在旋转舞会上闪亮登场,就像最动人的爱情无非是一见钟情!但其结局或者说是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却截然相反,何以至此?想必读者不难得出结论:原来有什么样的爱情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爱情结局,这无关时代,无关命运,只关乎始终如一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操守!

当年我读到它时还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如今已是三十多年一晃而去,其中的许多细节早己忘得一干二净,就连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也不复记得,为了重读这篇小说,我几乎累倒了度娘,翻遍了互联网,也终究未能找到它的一鳞半爪,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段有关爱情的感人至深的话语:“我爱你,并不是一定要跟你在一起,我爱你,并不是不想跟你在一起,我爱你,只是想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爱你,爱的是你我共有的那段青春岁月,以及,那些抹不去的点点滴滴。”

有时,爱情的目的不是得到,而是成全,只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的人才最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曾说过:“我为将新欢视为初恋向旧爱致歉。”都说初恋难得,大概是初恋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纯真之气,遥遥望去,回首一生年华,爱者有几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当年泛黄的那些《人民文学》杂志早已不复存在,当年的《人民文学》杂志里的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早已无处寻觅,但每每想起那些年的那一本本难忘的文学书籍和一个个难忘的爱情故事,便不禁难以自已,更有一丝莫名的感动,萦绕于怀……

还好,我所渴望拥有的也只是最初的那一次美丽的邂逅,一颗文学种子的萌动,一个少年对美好未来的希翼,仅此而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现在想想,当初想读的却没有读懂,如今还未等细读,自己却早己感同身受、铭心刻骨了。

真是:少年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啊!当然,绝不是说我就是小说中的那个男主人公,只是最触动我心弦、最让我感动的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在面对世俗妻子的背叛、婚姻的变故以及生活的无情打击时所表现出的那份短暂消沉之后的坚强与执着、痛苦折磨之后的反叛与抗争的精神,已然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和那个“书中人”融为一体了。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很少能接触到曾经心仪已久的《人民文学》,也很少能领略到她今日的青春靓丽与光彩照人,也许正是因为此缘故,才感觉她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难以亲近,更难以相恋、相爱!

唉,哥已不再是当年的哥,《人民文学》也不再是当年的《人民文学》,爱情也不再是当年的爱情……

但不管怎样,今天,只要一看到《人民文学》几个字眼,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幕幕往事;只要一看到《人民文学》,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篇难忘而又感人的《旋转舞会》;只要一看到《人民文学》,我就会不由作主地想起那段纯真的少年时光,难忘的初恋岁月……                            

                         2022.10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觉悟一一王朔

觉悟一一王朔人的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是通行证。权,是指挥棒。如果你有钱,规矩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规矩是能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权,那么规矩,就是为你量...

杂谈 南国栋 南国栋 ⋅ 7月前 (10-16)

春花春酒春世界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手机响起,那是一声清脆的问候;当打开微信,又是一种超然的祝福——龙年,吉祥来了好运来了!再见!2023!是啊,过去的一年,风风雨雨喜忧参半,暮暮朝朝,岁华延年。行万里路,长一岁精...

杂谈 南国栋 南国栋 ⋅ 7月前 (10-16)

闲话教师节

(声明:本文既是“闲话”,就当全是闲扯,切莫过分解读,对号入座!)教师节作为一个专门为一种特定的职业而设置的节日,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教师队伍数量自身的庞大(目前的最新统计数量为189...

杂谈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7月前 (10-10)

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沸腾的高考早已谢幕,平静的中考又悄悄上演……六月是一个考试季。它不仅渗透着学子们辛勤的汗水,而且牵动着家长们敏感的神经,也吸引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与前几年高考时的那种“惊天动地”的声...

杂谈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8-14)

童歌飘荡忆“六一”

又是一年花如海,又是一年歌似潮。转眼“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把节日的盛装穿起来,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靓丽的舞蹈跳起来!每年的这一天,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快快乐乐...

杂谈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8-14)

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

2021年5月22日11时40分许,对社会怀有不满情绪的刘某在驾驶自己的宝马轿车沿大连市中山区五惠路由西向东行驶时,突然加速,故意冲闯红灯,冲撞正在五惠路劳动公园北门人行道斑马线过马路的行人,造成5人...

杂谈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8-14)
热门文章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