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凤凰涅槃”——秦安县王铺镇师山村脱贫攻坚纪实
胡丽霞 邵兰霞 李旺旺
初夏的秦安县王铺梁,满山笼翠,四野皆花。沿着一条蜿蜒的柏油马路,记者驱车前往王铺镇师山村。
位于山坳里的师山村静立在苍翠的青山之间,远远望去,崭新的村级阵地上红旗映着蓝天,格外醒目;整齐有序的红色屋顶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半山坡上的田地里,繁茂的花椒长势正旺,一簇簇繁茂的椒果预示着一年的丰收;戴套的苹果园里,村民们正悉心地为果园施肥除草。干净整洁的村落间,一条条水泥路入户到家,古色古香的花园里孩子们嬉戏玩闹……一派和谐安详的景象。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短短的三年前,这座偏居深山的小山村还是一个“无道路、无产业、无精气神”的“三无”村庄,全村178户农户,贫困户就占到了108户,贫困发生率高达59.49%。如今,108户贫困户减少到7户,全村果园面积由200亩发展到了1180亩,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精气神高涨……短短三年多时间,师山村犹如凤凰涅槃,“精准扶贫”之花结出了“精准脱贫”之果。
一 变
昔日“蚰蜒路” 今日“阳光道”
6月9日,师山村常屲组贫困户杨菊花家门口热闹非凡,省军区帮扶干部贾杰组织党员干部捐款为她家买的新家具拉到了新房门口,村民们争相帮忙。
“党的政策真的太好了。”杨菊花感慨不已,“以前别说行车了,想出趟村子都困难,全村只有一条‘蚰蜒’小路,运送东西都靠着人背。”杨菊花口中的“蚰蜒”是一种百足虫,其长得又长又细。师山村的路太窄,还弯弯曲曲看着像条“蚰蜒”,故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蚰蜒路”。
“遇到雨雪天,就只能待在家里,还时不时会遇到山体滑坡等危险。一年四季,这里的村民都是肩挑背扛,修个房子,等材料拉到村上,成本上涨几倍。这里的人要改变现状,只有考学或者移民走出大山。路不通,有产业也是死路一条。”做了几十年乡村教师的村民李德胜走了几十年的“蚰蜒路”,想起来只有后怕。
“从没有想到过,还有这么难走的村庄。”省农垦集团公司派驻师山村第一书记陶星宇想起第一次到师山村的情形,走在窄小陡峭的山路上,他的心一直提在了嗓子眼。
要致富,必须先修路。陶星宇第一时间向省军区和省农垦集团反映了师山村的情况。争取项目、投入资金,省军区和省农垦集团雷厉风行,一场打通贫困“瓶颈”的修路之战就此开始。
为了确保打好这场硬仗,省军区下派了最得力的干将——省军区转业干部工作办公室主任贾杰。今年三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贾杰赶赴师山村。一到村上,他和陶星宇就带领村干部制定计划表,严选施工队,用不到三个月时间修通了村上的通村道路。
今年的三月虽然由于疫情影响,显得有点落寞。然而,在老支书李志杰的眼里,这是师山村最美的时候,走了多年的“蚰蜒路”变成了柏油马路,村上的通村道路正在硬化,他一天往现场跑好几回。“一辈子了,路终于变成了平坦通畅的水泥路,外地工作的娃娃们可以把车开到家门口了。”
在杨菊花家门口,村民们正在加紧修建文化广场,土地已经平整,健身器材已经安装好,只差硬化路面,路边的太阳能路灯去年已经安好,村上的村级党建服务中心已经修建完毕,村卫生室、村文明实践中心等一应俱全。
然而让村里林果大户李金金最高兴的是今年村上修通了两条产业路,他家的花椒、苹果再也不愁运不出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省军区先后在师山村投入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投入帮扶资金10余万元,帮助解决帮扶村生产道路运输不便,水毁道路维修等问题;投入5万元,援助村委会设施建设,建成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投入5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布设宣传栏、上墙图,新建文化活动广场1处、通行桥1座,修缮损坏道路2处;投入13.1万元,为18户贫困户硬化庭院1620平方米;投入4.4万元用于贫困户危房改造;投入18万元,采取以工代赈形式由贫困户负责荒山绿化300亩,每亩补助600元。省农垦集团也大力争取地方政策性产业路建设,累计新修产业路11.8公里,争取省农垦集团帮扶单位产业路建设帮扶资金10万元。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那一盏盏路灯,就如同是一颗颗耀眼的明珠,照亮着师山村通往外界的村道。
二 变
昔日“贫瘠地” 今日“致富果”
脱贫致富,适合村情的产业尤为重要。
“发展什么产业,除了要看地理环境,人的观念至关重要。”陶星宇说,刚开始鼓励大家发展林果产业,村民们不是很积极,为了开阔大家眼界,转变观念。省农垦集团一方面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师山村推广“青薯9号”的试验,另一方面每年组织贫困户去河西等地的农业大市参观现代农业,并加强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
王秀芳一家就靠着种这几亩小麦和洋芋过日子,村上鼓励她将家里的几亩地改种成花椒和苹果,她有些不愿意,一是因为花椒、苹果挂果要等好几年,二是因为没有技术,不会务。后来在村干部的劝说下,她种了三亩多的花椒和两亩多的苹果,每年帮扶队负责现场培训,手把手教她种树,如今每年仅花椒和苹果就收入五六万元。
90后的李军林如今成为了村上的致富带头人,他曾经也是贫困户,由于父母有病,年纪轻轻的他很早就辍学在家挑起了一个家的重担,但靠着薄薄的几亩地,他家不仅没有脱贫,而且还欠了好多债。为了早日脱贫,他跟着帮扶干部努力学习国家有关帮扶政策,积极主动要求承担村上的扶贫车间,还担任起了村上仙岭农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如今他的扶贫车间和合作社吸纳社员102户,其中贫困户44户,不仅如此,他还积极联动其他合作社,为全村65户未脱贫户进行配股分红。
贫困户李永胜受疫情影响,今年在家没有出去找工作,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收入,如今他在村上的扶贫车间做财务和销售等工作,每个月收入3500元。村上的合作社还给他家每年有1000元的分红。
如今,师山村累计建成果园1180亩,其中苹果600亩,花椒580亩,改造老果园200亩。同时,依托甘肃省军区,省农垦集团公司帮扶单位资源优势,成功引进种植金银花180亩,推广优质马铃薯300亩。目前,全村初步形成了以苹果、花椒、马铃薯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家家有果园,户户有产业。
三 变
昔日“要我脱贫” 今日“我要脱贫”
师山村曾经是有名的“落后村”,不仅村容村貌差,村民们的思想也比较封闭顽固。
让陶星宇印象深刻的是下雪了路不通,没有一个党员干部去扫雪。村上开个会,村民们都稀稀拉拉来不全,要干件实事更是难上加难。
贾杰第一次在村上主持召开村民大会,到了点,没几个村民来,来的村民还满嘴怨言。“党这么好的政策,帮扶干部这么实的作风,可是没有一个好的党组织,没有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动力,要脱贫致富很难。”作为军人的贾杰深有感触。
“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带动群众参与进来。”贾杰说,省军区通过各种途径争取了上百万资金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必须要发挥好它的重要作用。
从群众最看得见的村容村貌整治开始,村民不支持不理解,贾杰和陶星宇就带着村干部先干起来。乱七八糟的柴草被堆放整齐,村民们的屋顶都被换成了崭新的红瓦,墙面都整修一新,院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村民们看不下去,主动加入了进来。贾杰说,后来村里修了路建了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活也越做越多,村民也是越来越信服帮扶干部是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于是,就有人建议成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4月份下旬,师山村成立了第一支由28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
“奉献、友爱、团结、互助,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是志愿者服务队的行为准则。”贾杰说,随着村民思想的变化,由观看到主动要求加入,目前村上已经成立了三支志愿服务队,队员中有村里的致富能手、积极分子等各种人才,人员也发展到45人。
村民李多明成为志愿者后,时刻以贾杰为榜样,凡事先公后私,凡活先村后己。当得知村上需要一块土地作为文化娱乐的广场时,李多明二话没说,就将自己的土地捐献出来。
“我们以前对于这些事情并不热心,但是今年村上的路通了,我们看到驻村干部实实在在的帮扶,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更有精神大干一场,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李多明说。
最让贾杰欣慰的是,有些村民曾经是村里的刺头,现在也变成最积极主动的志愿者。如今在师山村人人争当先进成为了一种风气。
“让大家信服,不是喊好口号就能赢得信任。路通了,桥修了,村子美了,一项项的变化,改变着村民对党员干部的看法,也凝聚了民心,转变了民风。”贾杰说,说得多不如做给群众看。在他的办公室,张贴着大大小小14项村上工作的任务清单,这14项大工作又被分解成265小项工作,从上到下,贾杰带领着党员干部在一项项盯紧落实。
贾杰说,师山村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党员干部们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敢啃硬骨头不畏艰难的坚强作风和严明的组织纪律。
无论贾杰还是陶星宇,他们的共同愿望是,有一天离开的时候,能留下好的工作作风,培养一个好的支部,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打造一支永久的志愿者服务队。这样的愿望如今已经实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有什么比信念更加坚固牢靠,随着师山村民思想意识的改变,党员干部群众已经牢牢地拧成一股绳,攻坚克难,向脱贫攻坚做最后的冲刺。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生后的师山村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正昂首高飞,翱翔九天。
- 上一篇: 退而不休行善举 治病救人惠乡邻——记秦安县莲花镇董湾村董文生
- 下一篇: 一年又一年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觉悟一一王朔
觉悟一一王朔人的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是通行证。权,是指挥棒。如果你有钱,规矩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规矩是能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权,那么规矩,就是为你量...
春花春酒春世界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手机响起,那是一声清脆的问候;当打开微信,又是一种超然的祝福——龙年,吉祥来了好运来了!再见!2023!是啊,过去的一年,风风雨雨喜忧参半,暮暮朝朝,岁华延年。行万里路,长一岁精...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观电视剧《太平天国》有感
最近,一向不喜欢看电视剧的我,却在一次不经意间喜欢上了一部历史题材的46集电视剧《太平天国》。当然,为了看它,我“牺牲”了自己许多的业余时间,但看着看着,心情也是几度起伏。从振奋人心到眉头紧锁,从“哀...
闲话教师节
(声明:本文既是“闲话”,就当全是闲扯,切莫过分解读,对号入座!)教师节作为一个专门为一种特定的职业而设置的节日,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教师队伍数量自身的庞大(目前的最新统计数量为189...
写自己喜欢的文,走自己喜欢的路——为公众号七周年而作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公众号自从2017年7月27日开通以来,一眨眼已经走过整整七个年头。还记得,十多年前,随着腾讯QQ聊天软件及其空间的兴起,一时间,网友们阅读、转载、分...
姜萍何以能够“逆袭”成功
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沸腾的高考早已谢幕,平静的中考又悄悄上演……六月是一个考试季。它不仅渗透着学子们辛勤的汗水,而且牵动着家长们敏感的神经,也吸引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与前几年高考时的那种“惊天动地”的声...
童歌飘荡忆“六一”
又是一年花如海,又是一年歌似潮。转眼“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把节日的盛装穿起来,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靓丽的舞蹈跳起来!每年的这一天,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快快乐乐...
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
2021年5月22日11时40分许,对社会怀有不满情绪的刘某在驾驶自己的宝马轿车沿大连市中山区五惠路由西向东行驶时,突然加速,故意冲闯红灯,冲撞正在五惠路劳动公园北门人行道斑马线过马路的行人,造成5人...
参观天水民俗博物馆——我的天水麻辣烫之旅(五)
- 控制面板
- 最近发表
- 最新留言
-
- 学校温馨小故事,创作不易,支持一个,谢谢。
- 故事记录了温馨幸福的生活,很感动,谢谢。
- 感谢网友的故事,用文字记录美好的人生。
- 五十年前,我在天水县一中读初中,王煜老师代过课,后来他当了副校长。昨晚突发奇想,在网上查询,一个是天水小学语文老师张健(小学名称名字忘了,只记得学校在北道阜),一个是天水县一中的马玉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好像刚结婚,一个就是王煜。张健老师身体不太好,不知道还在不在,马玉花老师现在应该有70岁了。
- 美丽的邂逅,在美还是故乡美!
- 感谢郭明祥老师,给于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深情厚意的描绘!
- 现在还是小康就是四菜一汤
- 这幅这些画画的非常棒
- 画的非常棒
- 葫芦河公园的早上鸟语花香,风景宜人?
- 文章归档
-
- 2024年11月 (4)
- 2024年10月 (472)
- 2024年8月 (129)
- 2024年7月 (71)
- 2024年6月 (35)
- 2024年4月 (4)
- 2024年2月 (16)
- 2024年1月 (62)
- 2023年12月 (736)
- 2023年11月 (744)
- 2023年10月 (511)
- 2023年6月 (3)
- 2023年3月 (12)
- 2023年2月 (162)
- 2022年12月 (155)
- 2022年11月 (511)
- 2022年10月 (69)
- 2022年9月 (39)
- 2022年8月 (121)
- 2022年7月 (362)
- 2022年6月 (130)
- 2022年5月 (717)
- 2022年4月 (558)
- 2022年3月 (470)
- 2022年1月 (60)
- 2021年12月 (15)
- 2021年11月 (163)
- 2021年10月 (62)
- 2021年9月 (79)
- 2021年8月 (3)
- 2021年7月 (4)
- 2021年5月 (17)
- 2021年4月 (131)
- 2021年3月 (152)
- 2021年2月 (86)
- 2021年1月 (472)
- 2020年12月 (253)
- 2020年11月 (59)
- 2020年10月 (5)
- 2020年8月 (9)
- 2020年7月 (78)
- 2020年6月 (146)
- 2020年5月 (15)
- 1970年1月 (1)
- 标签列表
- 友情链接
1 条评论
成纪游子 2020-06-20 09:15 回复
如果秦安的每个村都能这样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