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唯伟|何唯伟|忆盼年(散文)(散文)
最近读《道德经》读到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忽觉感触颇深,那么如何在这滚滚红尘中守住那份心灵的“虚”和“静”呢?
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就是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万物从生发生长到秋藏潜降,可以看出回归之理,一切事物变化纷纭,各自返回其根源。老子教导我们人的心神如果真正能达到虚静、空灵的境界,就能够真正解脱繁琐,放下牵累,排除自身和外界的干扰,这个时候考虑问题就能和客观事物的自然发展相符合。大自然的一切是如此的自然,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心态的改变,“致虚极,守静笃”便是一扇等你开启的门窗。
在这个物欲横流,世事沧桑的人世,我们是何等的平凡,太多的诱惑空虚了人们的心灵,模糊了人们的双眼。我们何不滤过浮躁,退去枷锁想想古人的清洁与淡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多么的恬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又是一种释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又显得那么清远,“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更是一种闲淡。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个“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时代,只有给心灵留一块净土,抛开一切的烦恼和牵挂,抽空多拥抱自然,学会在狂风中畅饮,在星空下唱歌,淡化物欲,净化心灵,才能寻得一份自然。
【作者简介】:何唯伟,男,甘肃武山人,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武山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天水日报》《天水晚报》《武山文艺》《润园》《乡土文学》《中国百年新诗》《大西北诗人》《清水文学》《我爱这土地》《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中国诗歌网》等。
- 上一篇: 何唯伟|忆盼年(散文)
- 下一篇: 徐翔|馍馍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 控制面板
- 最近发表
- 最新留言
-
- 学校温馨小故事,创作不易,支持一个,谢谢。
- 故事记录了温馨幸福的生活,很感动,谢谢。
- 感谢网友的故事,用文字记录美好的人生。
- 五十年前,我在天水县一中读初中,王煜老师代过课,后来他当了副校长。昨晚突发奇想,在网上查询,一个是天水小学语文老师张健(小学名称名字忘了,只记得学校在北道阜),一个是天水县一中的马玉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好像刚结婚,一个就是王煜。张健老师身体不太好,不知道还在不在,马玉花老师现在应该有70岁了。
- 美丽的邂逅,在美还是故乡美!
- 感谢郭明祥老师,给于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深情厚意的描绘!
- 现在还是小康就是四菜一汤
- 这幅这些画画的非常棒
- 画的非常棒
- 葫芦河公园的早上鸟语花香,风景宜人?
- 文章归档
-
- 2024年11月 (4)
- 2024年10月 (472)
- 2024年8月 (129)
- 2024年7月 (71)
- 2024年6月 (35)
- 2024年4月 (4)
- 2024年2月 (16)
- 2024年1月 (62)
- 2023年12月 (736)
- 2023年11月 (744)
- 2023年10月 (511)
- 2023年6月 (3)
- 2023年3月 (12)
- 2023年2月 (162)
- 2022年12月 (155)
- 2022年11月 (511)
- 2022年10月 (69)
- 2022年9月 (39)
- 2022年8月 (121)
- 2022年7月 (362)
- 2022年6月 (130)
- 2022年5月 (717)
- 2022年4月 (558)
- 2022年3月 (470)
- 2022年1月 (60)
- 2021年12月 (15)
- 2021年11月 (163)
- 2021年10月 (62)
- 2021年9月 (79)
- 2021年8月 (3)
- 2021年7月 (4)
- 2021年5月 (17)
- 2021年4月 (131)
- 2021年3月 (152)
- 2021年2月 (86)
- 2021年1月 (472)
- 2020年12月 (253)
- 2020年11月 (59)
- 2020年10月 (5)
- 2020年8月 (9)
- 2020年7月 (78)
- 2020年6月 (146)
- 2020年5月 (15)
- 1970年1月 (1)
- 标签列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