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白云 一如往昔
悠悠青山 依然无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蟠龙山观音寺

仙岭渔父 仙岭渔父 . 发布于 2020-05-21 00:10:53 3495 浏览

    蟠龙山位于秦安王甫乡郭集村之东则,西联甘谷,北接通渭。周围群山环抱,蜿蜒盘桓,呈众罗汉朝观音之状。主峰海拔1960多米,山体坡形缓慢,姿态丰满。峰巅独生一棵酸梨树,人称“古圆树”。远眺近看像是一把插在山顶的雨伞,与整座山峰构成混然一体的几何圆锥体。“十里能视,百里可见”,名不虚传,能看见蟠龙山的地方就能望到山顶的伞树。

    山上土壤贫瘠,表层黄土不足一尺,下层为红粘土地质。干旱少雨,草木生长条件差,但伞树依然枝繁叶茂,生长旺盛。佛伞树为当地酸梨树,树冠直径约长6米,树径44厘米,树高约9米。据专家初步考证,树龄在1000年左右,在同类树种中树龄之高,国内罕见。


    观音殿始建不知何年,旧志记载,“有石佛寺,在县西。”访之当地故老,此地梁岘处古有石佛寺,曾有北魏石佛,不知流落何处。在距此数里的邵家庄的白珠湾曾于上世纪50年代出土西魏佛塔,底座有完整的碑文记载,有“大统四年”的年号,为甘肃省仅有的有文字的西魏佛塔。现存于县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相传千年以前,从西天来东土神州传教的观世音菩萨附体于今静宁县柿子川一姓樊的农家少女。少女生而灵异,整日手持麻线杈,捻线不止,尝与其嫂出外采觅野菜,仍捻线不止,嫂嗔责,只见她放下麻杈,不大功夫,便鲜菜盈筐。至日午,烈日炎炎,其嫂口渴难耐,只见少女以铲掘地,清泉涌出,饮之甚快。其嫂大奇之。又过数年,少女成人,其家便许配与人,绝不从。至迎娶之日,依然捻线如故。其嫂前来劝说,女叫嫂端来一碗米汤,只见她望窗外一沷,顿时,满院珍珠乱滚,众人纷纷捡拾。女抽身取来多年所捻麻线,抛出屋外,麻线一直滚至今蟠龙山之地,但尚未到达理想之地,女便将随身所带雨伞插在山顶,后化为树。又开腹抽肠而续之,才至今观音殿址,端坐静修。兄嫂见小姑逃跑,便一人持鞭,一人持搅火杖,一路追寻而至蟠龙山,见小姑后言,如能使鞭杆和搅火杖发芽,便信其神通,立誓为其值班站岗,终身伺奉。随后将杖插入地,只见二杖迅速发芽生叶,长为小树。兄嫂履行诺言。当地百姓在此为其建寺设殿,其坟今仍垒然于殿后。殿前旧有古楸两株,不幸入文革间被砍。至此,当地佛教兴盛,风调雨顺。千百年来,观音殿一直是秦、通、伏三县的都要佛教圣地。殿前有灵湫一眼,每至天旱,民众和官员常来此祈雨求福,灵验非常。清代牛树梅在四川绵阳任知县之时,因大旱而不远千里来此取湫求雨,未至绵阳便详雨普降。因感此恩,牛为观音殿题写“故野甘露”之牌匾,今存于观音殿。观音殿会长曾为我展示过重修殿宇时挖出的各种文物,甚为丰富,有仰韶和齐家文化时的各种陶器和玉、石劳动工具,有宋元明清各时期取湫求雨所使用过的各种尖底湫瓶。还有专用了宗教的民俗花钱等等。足以证明其寺始建年代之久远。


    神伞树所结圣果,果熟落地方可捡食,食之吉利,可治百病。但千万不可攀树摘,传说有巨白蛇护树。文革之时,有人欲砍此树,以破“四旧”因见大蛇绕树,大惊而退。所以此树才得以完好保存至今,成为蟠龙山观音寺的一面绿色的旗帜。


    每至阳春三月,伞树花开似雪,如千顷绿波中浮出的一朵白莲,清气四溢,芬芳圣洁。昔日佛祖释迦牟尼顿悟于菩提树下,开创了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愿今有缘人也能在千年伞树下获得无量智慧。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请填写验证码

相关文章

兴国故城考

秦安县人民政府驻地兴国镇,县城中心坐落的千年古刹兴国寺,在县内外知名度都比较高。历史上,秦安曾出现过一座兴国城,却鲜为人知。据《秦安县军事志》记载:兴国故城在县东北,与略阳相近,后汉初平略阳氐族首领阿...

文化 沁园春 沁园春 ⋅ 7月前 (10-12)

我和三意社的缘分

以前,老实说,我并不是怎么喜欢看戏的,尤其是秦腔,一则因为它习惯于“吼”,唱腔太粗犷;二则因为它总是喜欢“哭”,剧情太悲愤。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不懂唱词,看不懂剧情。何况,从小到大,我从露...

文化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7月前 (10-10)

常小康/文明启肇话伏羲

渭水溅花,黄河翻浪,承载华夏文明的秦岭西麓,以“天河注水”的神奇传说,用启肇文明的神采,孕育着中华大地最耀眼的伟绩,创八卦、致笙乐、设婚嫁、开礼仪……从此,黄河流域鲜亮的文明之花,在悠悠的渭水之滨在滔...

文化 风临雨岸 风临雨岸 ⋅ 9月前 (08-19)

祭舅父全太

菊花落尽,松落寒霜,严冬遍野凄凉;深壑鸦旋,风冷枝枯,浓烟漫诉悲伤;人间一度,音容宛在月下;忠厚纯朴,善良谦和梓桑;今别朝晖夕阳,三生石上铭刻尊姓;懿德厚道承慈,奈何桥边启幡扬航;虽大雪无影却寒已彻骨...

文化 风临雨岸 风临雨岸 ⋅ 9月前 (08-19)

谁说端午节不能快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清明节,朋友间一般会互祝“快乐”以示问候,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端午节就越来越让人过得“堵心”了。何以见得?因为不能再“快乐”了,一“快乐”就好像成了“文盲”,一“快乐”就好像成了...

文化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8-14)

看春晚,过大年

四海升平龙献瑞,九州昌盛岁迎新。龙年的春节即将到来,龙年的春晚即将上演,而每年的春晚又都是人们非常期待的时刻。再也没有比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围在桌前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来得更惬意了。听,在“噼里...

文化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7-31)

从“四盘子”到“八碗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注重吃喝,过年更是不例外。瞧,什么鸡鸭鱼肉,饺子汤圆;什么蒸煮煎烧,烩炖炸烤;什么冷热兼顾,荤素搭配;什么馋嘴鲜鱿,田蟹炖酒……人们除了在自己家里施展厨艺精心制作美食...

文化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7-31)

贴年画,迎新年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它始于古代的“门神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国人民祝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的美好载体,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包...

文化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7-31)

过年的好零食——爆米花

小时候,过年时我们赖以解嘴馋的零食不多,虽然不知什么时候市面上也有了葵花子、大碗豆和麻子等不多的“干果”,不过,因为价格比较贵,多了家里也买不起。因此,我们通常会炒一些玉米或者黄豆等“小豆豆”吃。但我...

文化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7-31)

小年,别忘了祭灶扫房

小年是我国汉族、满族和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小年也叫“灶神节”、“祭灶节”、“小年节”、“扫房日”等。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

文化 知音情怀 知音情怀 ⋅ 9月前 (07-31)
热门文章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