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故城考
秦安县人民政府驻地兴国镇,县城中心坐落的千年古刹兴国寺,在县内外知名度都比较高。历史上,秦安曾出现过一座兴国城,却鲜为人知。据《秦安县军事志》记载:兴国故城在县东北,与略阳相近,后汉初平略阳氐族首领阿...
记云:环城皆山也,而邑东凤山岿然秀起于东南,于形胜而独佳焉。遗有诸庙参差,一阁飞临,邑自古人文蔚起者,人以归是山也。
而历经民国世乱,当朝初创,豪强几尽,维力产业而废文化,又兼改开更建,砖石林立,邑内古建尽废,巨木无存者久矣。憾哉!羲皇流风不再,娲乡旧貌无存!廿一之世,邑令王公履此,深叹人文之不兴,山兀而水竭,曾临陇水之畔而慨然曰:此县制射圃之址也。其地高可原,漥可池,可亭,可桥,可莳花木,得其地而弗治,非所以发坤珍、助风气也。乃决意培植风气,重植草木,改河筑堤,建雅苑于陇水之畔,引清流而成湖,积碎石以成径,游廊构栏,蜿蜒以通幽。环城新路,畅达四野,一堤垂柳,花卉暄妍,红紫层叠,林木蓊蘙,逶迤蓬勃,望之若数里之邃也。于是凫重游于碧波,鹿又鸣于庭堂。民无不称美政也。
凤山乃秦邑之瑰宝,公尤加意焉,下车伊始,遍请邑内耆旧,问计集思,规划备至,维修古庙,加固岗峦,铺设石阶,征民地而建囿苑,奇花异草,引流而溉,廊亭桥榭,蜿转于山阿,七星辉耀,新月如钩。更建天池八九于东山之上,林木初起,幽径相通,春日百花妍艳,夏来绿荫匝道。邑人至此,忘凡俗而弃世事,怡养性情,观风云于天外,流连景物四韵之中。于是士安于校,农安于田,工商安于肆市,公乃得与二三僚友优游斯山阿之上。嘱余以记之,欣然允而书之。此可以知公之为治矣。余独异,夫斯地几经沧桑之余,何以至今始有此举,岂造物者阴有俟于公,使公之休声丕绩以此山而永传也?安知奕世之下,不与柳之柳、欧之滁地,因人重也乎?是亦秦安一掌故也。此凤山公园建设之所以记也。公名,伏羌人。
秦安县人民政府驻地兴国镇,县城中心坐落的千年古刹兴国寺,在县内外知名度都比较高。历史上,秦安曾出现过一座兴国城,却鲜为人知。据《秦安县军事志》记载:兴国故城在县东北,与略阳相近,后汉初平略阳氐族首领阿...
以前,老实说,我并不是怎么喜欢看戏的,尤其是秦腔,一则因为它习惯于“吼”,唱腔太粗犷;二则因为它总是喜欢“哭”,剧情太悲愤。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不懂唱词,看不懂剧情。何况,从小到大,我从露...
渭水溅花,黄河翻浪,承载华夏文明的秦岭西麓,以“天河注水”的神奇传说,用启肇文明的神采,孕育着中华大地最耀眼的伟绩,创八卦、致笙乐、设婚嫁、开礼仪……从此,黄河流域鲜亮的文明之花,在悠悠的渭水之滨在滔...
菊花落尽,松落寒霜,严冬遍野凄凉;深壑鸦旋,风冷枝枯,浓烟漫诉悲伤;人间一度,音容宛在月下;忠厚纯朴,善良谦和梓桑;今别朝晖夕阳,三生石上铭刻尊姓;懿德厚道承慈,奈何桥边启幡扬航;虽大雪无影却寒已彻骨...
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清明节,朋友间一般会互祝“快乐”以示问候,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端午节就越来越让人过得“堵心”了。何以见得?因为不能再“快乐”了,一“快乐”就好像成了“文盲”,一“快乐”就好像成了...
四海升平龙献瑞,九州昌盛岁迎新。龙年的春节即将到来,龙年的春晚即将上演,而每年的春晚又都是人们非常期待的时刻。再也没有比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围在桌前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来得更惬意了。听,在“噼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注重吃喝,过年更是不例外。瞧,什么鸡鸭鱼肉,饺子汤圆;什么蒸煮煎烧,烩炖炸烤;什么冷热兼顾,荤素搭配;什么馋嘴鲜鱿,田蟹炖酒……人们除了在自己家里施展厨艺精心制作美食...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它始于古代的“门神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国人民祝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的美好载体,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包...
小时候,过年时我们赖以解嘴馋的零食不多,虽然不知什么时候市面上也有了葵花子、大碗豆和麻子等不多的“干果”,不过,因为价格比较贵,多了家里也买不起。因此,我们通常会炒一些玉米或者黄豆等“小豆豆”吃。但我...
小年是我国汉族、满族和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小年也叫“灶神节”、“祭灶节”、“小年节”、“扫房日”等。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