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到“中国公益人物”
陈行甲,想必不少人或多或少听闻过其人其事,除《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外,多被贴以“网红县委书记”的标签。
我第一次听陈行甲的名字,是在一篇关于其辞职县委书记的文章中。后来陆陆续续看过一些别人或他自己写的文章,直到最近读了其新作《在峡江的转弯处》,才对陈老师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陈老师。嗯,已知天命的陈行甲有很多响亮的标签: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中国公益人物、《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等等,但我喜欢称呼他为陈老师。
当年陈老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辞去公职,引来很大争议,很多人表示不解。
我也不能理解。
学而优则仕,科举时代如此,现在考取公职依然是很多大学生的择业方向——我也曾在这个方向上奔跑多年,最后败下阵来,至今心有不甘呢。尤其,县委书记对于一个走仕途的人来讲,可谓如日中天,陈老师竟于提拔在望时毅然辞职,的确出乎意料。
关于陈老师辞去公职一事,我想,应该不仅仅是受“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鼓舞,各种缘由书中没有明说,我亦不去猜度,但我相信,如果眼前真的一帆风顺,没有人会选择一条扑朔不明的前程。
《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书,陈老师分七“记”写了他的母亲、他的爱情、他在基层工作经历、他在清华和美国的求学生涯、他在巴东任职县委书记的岁月以及现在的公益人生。
书读到一半,我没忍住冒昧给陈老师发了条消息,大概意思是理解了他为何会辞去县委书记转而投身公益的缘故。
是的,是别人,是不会的;但是陈老师,他会:因为,他有一位这样的母亲,而他又是一个从未忘记母亲教诲的儿子。
陈老师母亲和其他任何母亲对自己孩子一样的慈爱,因从小特殊的艰苦岁月,她又格外地教孩子勤奋、干净和悲悯,这些品德从儿时至今,铭刻在陈老师心中,他从未忘记半点。
“2016年12月1日晚上,我一个人在宿舍收拾好在巴东五年零两个月的行李,然后沿着山城的百步梯走到县委大楼我的办公室,把母亲的遗像从办公室书柜正中间取回。到巴东的第一天我把母亲安放到这里,在母亲干净美丽的目光中,我度过了丰富踏实的五年。离开前的最后一天,是时候再把母亲抱走了。回宿舍的途中我反抱着遗像,让母亲的面容仅仅地贴着我的胸口,又想起了母亲最后说的那句‘甲儿,带妈回家’,眼里不禁有了泪水,但心中充满了力量。”
读到这句话,我想,关于他人对陈老师的任何褒贬,都无关要紧了:一个儿子,深夜怀揣着母亲的遗像心中涌现的话,肯定不惨杂一丝虚假的。他的所有的作为,都未曾背离母亲传授给他的勤奋、干净和悲悯的品质。
读完这本书,“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这句网络流行语跃然心田。
这句话我引述过很多次,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往往作为一种美好纯澈的祈愿。然而,掩卷《在峡江的转弯处》,这句话第一次实实在在地落定在当下一位前辈身上。
是的,陈老师一直都是那个少年,他从未没有忘记母亲对他的教诲,哪怕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面对种种诱惑,他也没有辜负母亲对自己的期待,坚持母亲划在他心中的那条道德底线:作为公务员不贪、不玩弄权柄、不媚上欺下,坚守底线、绝不苟且。
一个草根出身的才华横溢的人,能在人生飞黄腾达时不忘来时的道路,自然非体制的全部功劳,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人高阔的天性使然。
美好的品质会代际传承,一位母亲将“勤奋、干净和悲悯”传给了陈老师,陈老师接过来一路坚定前行;陈老师的儿子从宜昌考进北大,从书中父子之间的细节看见,他的儿子,没有让这种品质断代。
读这本书,数次落泪,尤其“第一记”关于母亲的文字,字字含情、句句动人。读到最后,看到这段话,再一次泪眼婆娑:
“曾有一个朋友跟我说,看到我在一个被邀请参加活动午宴的场合,主桌上没有我的名字,附桌上也没有我的名字,我仍然坚持没走自己搬了一个凳子在附桌上挤着坐下的情景,他说他看到这个情景特别难受,说如果你还在继续当书记何至于被人冷落成这样……我在决定转场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有可能面对的这些落差,事实的发展也大概如我所料,曾有多年很关心支持我的朋友,慢慢就联系不上了,发微信不回复,约见面不再理会……”
这就是现实。很实在的现实。人人习以为常,每个人看着它藏污纳垢却莫不给予极大的包容,一定程度上是纵容。但我并不觉得陈老师后来被个别人冷落是正常,只以为那些个别人挺可怜:人本渺小,能与日月齐辉的,一定是道德中熠熠生辉的品质,而他们没有。
人到中年,我不再是曾经那个盲目崇拜的文艺青年了,加上工作多年养成的思维模式,对任何人与事,除非有十足的证据让我内心十分的确信,很少去评价一个人了。但是,将“千帆过尽,仍是少年”用在陈老师身上,并不觉得有多唐突,相反,以为很确切。
这些年隔三差五在网上买书,但很少写用户评价。看完这本书,心有千言万语准备像读书时那般洋洋洒洒,最后,却只有寥寥数语:“文笔好,情感真,叙述详,近几年随笔中难得一见的好书。向一位伟大的母亲致敬!”
是的,这本书有七“记”,写了很多人和事,从呱呱坠地到公益事业,但从头到尾,我看到的都是一个儿子对母亲教诲的践行。
作者简介
王托弟,笔名潘小笛、牧笛,80后,甘肃秦安人,现居北京,从事法律工作,业余爱好写作,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黄土地的女儿》。
- 上一篇: 千阳 | 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个家乡的春天。
- 下一篇: 李志钰|春天,请到关山草原来 。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觉悟一一王朔
觉悟一一王朔人的起点,都是娘胎;终点,都是棺材;中间,就是人生;钱,是通行证。权,是指挥棒。如果你有钱,规矩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规矩是能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权,那么规矩,就是为你量...
春花春酒春世界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手机响起,那是一声清脆的问候;当打开微信,又是一种超然的祝福——龙年,吉祥来了好运来了!再见!2023!是啊,过去的一年,风风雨雨喜忧参半,暮暮朝朝,岁华延年。行万里路,长一岁精...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观电视剧《太平天国》有感
最近,一向不喜欢看电视剧的我,却在一次不经意间喜欢上了一部历史题材的46集电视剧《太平天国》。当然,为了看它,我“牺牲”了自己许多的业余时间,但看着看着,心情也是几度起伏。从振奋人心到眉头紧锁,从“哀...
闲话教师节
(声明:本文既是“闲话”,就当全是闲扯,切莫过分解读,对号入座!)教师节作为一个专门为一种特定的职业而设置的节日,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教师队伍数量自身的庞大(目前的最新统计数量为189...
写自己喜欢的文,走自己喜欢的路——为公众号七周年而作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公众号自从2017年7月27日开通以来,一眨眼已经走过整整七个年头。还记得,十多年前,随着腾讯QQ聊天软件及其空间的兴起,一时间,网友们阅读、转载、分...
姜萍何以能够“逆袭”成功
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沸腾的高考早已谢幕,平静的中考又悄悄上演……六月是一个考试季。它不仅渗透着学子们辛勤的汗水,而且牵动着家长们敏感的神经,也吸引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与前几年高考时的那种“惊天动地”的声...
童歌飘荡忆“六一”
又是一年花如海,又是一年歌似潮。转眼“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把节日的盛装穿起来,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靓丽的舞蹈跳起来!每年的这一天,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快快乐乐...
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
2021年5月22日11时40分许,对社会怀有不满情绪的刘某在驾驶自己的宝马轿车沿大连市中山区五惠路由西向东行驶时,突然加速,故意冲闯红灯,冲撞正在五惠路劳动公园北门人行道斑马线过马路的行人,造成5人...
参观天水民俗博物馆——我的天水麻辣烫之旅(五)
- 控制面板
- 最近发表
- 最新留言
-
- 学校温馨小故事,创作不易,支持一个,谢谢。
- 故事记录了温馨幸福的生活,很感动,谢谢。
- 感谢网友的故事,用文字记录美好的人生。
- 五十年前,我在天水县一中读初中,王煜老师代过课,后来他当了副校长。昨晚突发奇想,在网上查询,一个是天水小学语文老师张健(小学名称名字忘了,只记得学校在北道阜),一个是天水县一中的马玉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好像刚结婚,一个就是王煜。张健老师身体不太好,不知道还在不在,马玉花老师现在应该有70岁了。
- 美丽的邂逅,在美还是故乡美!
- 感谢郭明祥老师,给于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深情厚意的描绘!
- 现在还是小康就是四菜一汤
- 这幅这些画画的非常棒
- 画的非常棒
- 葫芦河公园的早上鸟语花香,风景宜人?
- 文章归档
-
- 2024年11月 (4)
- 2024年10月 (472)
- 2024年8月 (129)
- 2024年7月 (71)
- 2024年6月 (35)
- 2024年4月 (4)
- 2024年2月 (16)
- 2024年1月 (62)
- 2023年12月 (736)
- 2023年11月 (744)
- 2023年10月 (511)
- 2023年6月 (3)
- 2023年3月 (12)
- 2023年2月 (162)
- 2022年12月 (155)
- 2022年11月 (511)
- 2022年10月 (69)
- 2022年9月 (39)
- 2022年8月 (121)
- 2022年7月 (362)
- 2022年6月 (130)
- 2022年5月 (717)
- 2022年4月 (558)
- 2022年3月 (470)
- 2022年1月 (60)
- 2021年12月 (15)
- 2021年11月 (163)
- 2021年10月 (62)
- 2021年9月 (79)
- 2021年8月 (3)
- 2021年7月 (4)
- 2021年5月 (17)
- 2021年4月 (131)
- 2021年3月 (152)
- 2021年2月 (86)
- 2021年1月 (472)
- 2020年12月 (253)
- 2020年11月 (59)
- 2020年10月 (5)
- 2020年8月 (9)
- 2020年7月 (78)
- 2020年6月 (146)
- 2020年5月 (15)
- 1970年1月 (1)
- 标签列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