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托弟/人到中年,是我当下的坐标
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在这个世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
当我们还是个婴儿时,就能知道通过嗷嗷啼哭或咯咯笑语以博得别人的关注,然后,似清非清地确认了自己和这个世界是有联系的。
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身份。不同的身份角色,赋予我们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使命。
最初,取得往往多于担当;进入中年,转眼间好像一切都成了担当。
这是成长的必然。
成长,是一个需要经受太多磨难和历练的过程,我们不但要学会拿起,更要学会放下,而后者才是它的落脚点。
拿起时,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有时甚至让我们以为活着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当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需要直面的更多的不是得到,而是没有得到的已然逝去、已经得到的还要眼睁睁看着从指尖流走,那种不甘心是撕心裂肺的,只有成长才能让我们变得坦然自若。
可以说,我业余写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在“拿起”和“放下”两者之间寻求那个属于自己的坐标。
我曾一度坚信,这个坐标一定存在的,找到它,我就可以在自己正在担任和可能担任的所有角色中做到游刃有余,就能既安然于生活的此岸,也能对渴慕的彼岸保持一贯的激情,至少,不会虚妄过完这一辈子。
想这些问题,可能和我从小看哲学方面的书籍有关,与对人生的过多思考有关。
然而,看了那么多年哲学书籍,随着自己成家生子,随着父母日渐老去,随着在漂泊京城不得不考虑的房子、车子、孩子等一系列问题,这才发现那些以前看过的那些哲学书籍除了当时让我学会了思考本身外,对于当下一地鸡毛的世俗生活毫无意义。
如果说工作五年多的时间给我最多的是什么,那就是终于不再徘徊在过分浪漫有趣但毫无现实意义的事上。
华丽的都是五彩泡沫。
现在的我,开始回归到生活本身,安心于此岸的烟火生活,也懂得了于努力拿起的同时能做到不悲不喜地放下:这本书,便是最好的脚注。
这本书(即《黄土地的女儿》)从2016年三月开始断断续续写,其中的文字少了一些畅想,多的则是回归到生活本身的鸡零狗碎。不管写故乡、写人,写物、写感悟,都有鲜明的人到中年的痕迹。
人到中年,就是当下我的坐标。
中年,每个人都要去跨越,尽管会遇到太多太多苦难,但也有因终能挑起生活重担而来的幸福。
读到这本书的您,不管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我想,都会和我一样有或将有类似的生命轨迹、心理历程。
好在,一切都会过去,无论是好是坏。
当繁华落尽,那些从我们身上滑过的流年作为生命最终的底色,一定会留痕的。
我们无需徘徊,无须抱怨,更无须绝望,我们要做的,就是过好当下:放下该放下的,拿起该拿起的。
此书是我的第二本散文集,可谓是第一本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的姊妹篇。两者在格局和内容方面多少有点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本书更加突出“中年”这一人生命题。
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在此要特别感谢给我鼓舞的父老乡亲和亲朋好友,没有他们,我写作爱好便不可能成为我的命中注定,更不可能结集出版。
尤其感谢为我的书名不吝宝墨挥毫题名的老乡前辈杨耀春将军;杨将军在我心中宛若高悬苍穹闪闪生辉的辰星,从小翘首仰望至今,故当邀请杨将军为我题书名的念头显现的一刹那,心里不免恐慌,战战兢兢,惊喜的是杨将军欣然应允。
另外,还要感谢为本书提供插图的好友张智雄,是他不畏严寒酷暑,扛着相机在黄土地上到处奔跑,才拍到书中这些精美的照片。
最后,感谢本书策划陈景丽女士,因我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故将此书出版事宜全权委托给陈景丽女士办理——她也是我第一本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一书的策划。
人生路上会遇到一些事,看似难以企及,其实,只要行动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艰巨。
出书如此,生活、工作、做人,亦是如此。
前提条件是,有那么几个知心见底的朋友能和你一起砥砺前行。
虽然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因我是业余写作兼个人水平有限,故这本书依然有很多纰漏之处,还请您多多指教,以督促我在未来业余写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 上一篇: 李洁/那年今日,那些刻骨铭心的离别 ……
- 下一篇: 大麦/亲情在塌陷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相关文章
王托弟|十分钟,一个拥抱 。
这件事已过去有大半个月时间了。事发当天,我就想记下来,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么重大,而是因为它太普通了,普通到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或明显或稀微。事情是这样的:大半个月前的一天。午饭过后...
王托弟/七夕:唯有持久的经营,才能有每天的好风光。
七夕了呵。若非前几天闲聊中朋友提及,繁碌差一点让我忘记了这个节日的到来。我向来注重仪式感,原因无它,仅仅为了让自己日复一日的光阴在某个时间节点能与众不同,进而给自己一个比平日多些深情厚意的契机。故而,...
王托弟/亦城纪事
搬至亦城将近一年了。直到这里,才算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日子,在京城有了个安稳的落脚处——尽管房子依然不是自己的,依然只是暂居。可是,这个世上,除了自己的生命外,还有什么能够真正属于自己呢?在动荡的年月,只...
王托弟/我所理解的爱情
一直想对爱情的三个阶段:选择、交往、分手的现象进行分析。但回头一想,这是个多么重大又多么庞杂的主题呀,全方位分析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信手先写冰山一角再说:此篇文章仅对对交往中的现象作分析,选择与...
王托弟/胡杨女人
三姐说:“王茜华这样的女人,有着斯琴的天然特质,容易走进角色,一定程度上她在表演她自己;在《当家的女人》中演绎的那位一心靠勤劳致富的现代农村女性,与斯琴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我自己没看过《当家的女人》,...
王托弟/愿新月作证,许得一世情缘
下班到家,已是晚上九点。踏入亦城小区的时候,一弯新月当空,倾洒下来的清辉把四周照得温婉可人。这如水般朦胧的清辉,携同地上昏黄的路灯,似乎要把人融化薄如蝉翼的衣衫,跟随灵魂飞舞的方向披散开去。大地不语,...
王托弟/百啭蔷薇(小说节选之二)
之第一章第二节又看了遍时间,已是五点三十五分!事先约定五点半吃饭,都过了五分钟,说不定那孩子早就在里面等着。我是长辈,还要做东,怎么能迟到。我看看手机,又环视一下四周,两道人流不止,走过来的女性,无不...
王托弟/你好,我就好
编前语这篇文章还是2011年底写的。至今,将近四年过去,心中的老师还是那个兢兢业业的老师,好像一直未曾改变;而我早已不是当年象牙塔中那个单纯的女孩,已被三年的职场生涯打磨锻造地不似纯真模样。从八岁上学...
王托弟/廊桥遗梦:相逢尽在扼腕时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由于刚从大家庭中分出来,那时,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苦。我们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弱小,因为我排行最后,故父母一向对我充满着比任何一个更多的怜悯。那时,我们的厨房的墙壁是用报纸糊的。约...
- 控制面板
- 最近发表
- 最新留言
-
- 学校温馨小故事,创作不易,支持一个,谢谢。
- 故事记录了温馨幸福的生活,很感动,谢谢。
- 感谢网友的故事,用文字记录美好的人生。
- 五十年前,我在天水县一中读初中,王煜老师代过课,后来他当了副校长。昨晚突发奇想,在网上查询,一个是天水小学语文老师张健(小学名称名字忘了,只记得学校在北道阜),一个是天水县一中的马玉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好像刚结婚,一个就是王煜。张健老师身体不太好,不知道还在不在,马玉花老师现在应该有70岁了。
- 美丽的邂逅,在美还是故乡美!
- 感谢郭明祥老师,给于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深情厚意的描绘!
- 现在还是小康就是四菜一汤
- 这幅这些画画的非常棒
- 画的非常棒
- 葫芦河公园的早上鸟语花香,风景宜人?
- 文章归档
-
- 2024年11月 (4)
- 2024年10月 (472)
- 2024年8月 (129)
- 2024年7月 (71)
- 2024年6月 (35)
- 2024年4月 (4)
- 2024年2月 (16)
- 2024年1月 (62)
- 2023年12月 (736)
- 2023年11月 (744)
- 2023年10月 (511)
- 2023年6月 (3)
- 2023年3月 (12)
- 2023年2月 (162)
- 2022年12月 (155)
- 2022年11月 (511)
- 2022年10月 (69)
- 2022年9月 (39)
- 2022年8月 (121)
- 2022年7月 (362)
- 2022年6月 (130)
- 2022年5月 (717)
- 2022年4月 (558)
- 2022年3月 (470)
- 2022年1月 (60)
- 2021年12月 (15)
- 2021年11月 (163)
- 2021年10月 (62)
- 2021年9月 (79)
- 2021年8月 (3)
- 2021年7月 (4)
- 2021年5月 (17)
- 2021年4月 (131)
- 2021年3月 (152)
- 2021年2月 (86)
- 2021年1月 (472)
- 2020年12月 (253)
- 2020年11月 (59)
- 2020年10月 (5)
- 2020年8月 (9)
- 2020年7月 (78)
- 2020年6月 (146)
- 2020年5月 (15)
- 1970年1月 (1)
- 标签列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