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我的奶奶
(“奶奶”和儿孙们的合影)
腊月二十八日,当我将新买的黑底印花外套穿在奶奶身上,又换上新裤子、花袜子时,奶奶虽然一直在说着“太花钱”、“又花钱了”的话,却难掩她喜悦的心情。年关时节的她穿上一套新衣服竟像小时候的我们,笑得那么灿烂。
奶奶今年85岁,虽然我给她穿上花花的喜庆服装,想将她打扮的年轻些,但岁月无情,密密的皱纹已一圈一圈地爬满了她的脸,稀疏的头发无力地贴在脑后,腰也直不起来了,行走很艰难,只有那深邃温润的目光及慈祥柔和的声音似乎不曾被岁月打扰过。
奶奶也曾经年轻过。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奶奶是那么强壮,那么能干。
那是一个大家庭,奶奶育有五儿三女,八个孩子。不幸的是,在最小的孩子——我的小姑姑5岁时——爷爷因患胃癌去世了,那年奶奶45岁。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里,拉扯一大家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奶奶的肩上。好在,我的父亲和叔叔们相继成年,能给奶奶帮忙了。
我依稀记得,那时一家人住在三间瓦房中,在一个黑暗的窑洞里做饭。每隔一段时间奶奶和父亲就出门一趟,随之带来的是几麻袋形态各异、口味不同的干馍馍。
我总喜欢从中挑拣从未吃过的馍馍吃,母亲说那是奶奶和父亲去陕西等地要回来的。等那几麻袋干馍馍吃光,奶奶又得出门了。
那段时间是家中最艰难的日子,地少收成少,孩子多又都在长身体,一年中奶奶和父亲要去几趟陕西,甚至更远的地方要馍馍贴补孩子们。
那时,奶奶有高大的身材和结实的双脚,老远就能听到她有力的脚步声,洪亮的嗓门吆喝着叔叔、姑姑们,还高高抡起扫把狠狠地打爱互相打架的四叔、五叔们。夜晚时,我总是喜欢钻进奶奶的热炕被窝里听她讲“古经儿”、唱“小曲儿”。她总趁着月光带着母亲、姑姑去拔油菜叶子,然后做成一缸缸酸菜冬天吃;天不亮还扫树叶、拾柴禾,把热炕烧得暖暖的。
奶奶养了一群鸡、两头猪,卖鸡蛋、卖猪肉的钱是叔叔、姑姑们的学费来源。
记得那时,二叔去当兵了,三叔、四叔、五叔、小姑姑还在上学。三叔上县一中,要跑几十里路去上学,一周回来一次,四叔、五叔上初中;无论怎样艰难,奶奶都不曾放弃他们的学业。后来,三叔考上学走了,四叔嚷着要去当兵,也走了,只剩下五叔、小姑姑读书。五叔连续两年差几分与大学失之交臂,最终很无奈地放弃了学业。
小姑姑不听奶奶的话,高二时丢下学业去宝鸡四叔那儿,气得奶奶哭了几天。五叔和小姑姑没有考上大学是奶奶一辈子的念叨,常说那时太艰难了,她没有坚持到底,最终没能让五叔、小姑姑走出农村。
再后来,叔叔、姑姑们各自成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一天天地,日子好过了,奶奶又帮着带孙子。
奶奶用青春换成一碗碗饭食,不让儿孙们挨饿,把体温一针针缝进衣衫,为孩子们御寒;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奶奶却老了。高大的身材日渐孱弱,乌黑的头发变白稀疏了,刚直的腰板弯曲了,咚咚的脚步声无力了,岁月在她慈祥的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迹,就像她年轻时犁过的土地一样。
奶奶没有念过一天书,她的故事写在脸上,一行一行,沧桑而感人……
如今,奶奶已经85岁了,我也近四十岁了。
记得我出生的那年,爷爷去世,在接下来的四十五年中,是奶奶顶起了半边天,支撑着这个家走到了今天。
如今,她儿孙满堂,已经是四五十人的大家庭了。令她深感欣慰的是儿孙们个个争气,其中有教授、工程师、领导、军官、老板、研究生……家家日子红火,个个能干上进。
我常常对弟弟、弟媳及我的孩子讲奶奶,讲奶奶的过去。奶奶的一生是不易的,是她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撑起了这个家,不屈不挠、不离不弃,带领着她的孩子们——我的父辈们——与命运做抗争,与生活做拼搏,度过了那段最苦难的日子,闯过了一道道生活的难关,引领这个大家庭走到了今天。
奶奶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是我们后辈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清楚的。
她是我们这个家庭的根基和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榜样和楷模,她如指路灯般引导我们勇往直前,不被生活累倒,不被困难压倒;她又如一面镜子般照耀着我们,时刻警醒着我们踏踏实实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如今,日暮之年的奶奶还时刻关心着大家庭中每个儿孙们的生活与成长。
每次去探望她,她就念叨着远在外地的叔叔、孙儿们,打探他们的最近消息;念叨着一段时间没有去看望她的儿女和孙儿们,问问他们在忙着些啥:她也是心里记着他们,想念他们了。
奶奶最幸福的时刻是孩子们去看望她,与她拉家常,陪她说说话。那时,奶奶定会笑容满面、精神倍增。为此,我总是忙里偷闲、隔三差五抽空去看看奶奶,给奶奶买点新衣服和好吃的。我也吩咐弟弟、弟媳们常去看看奶奶,嘱托弟媳给奶奶洗洗衣服、梳梳头,也算我们儿孙们尽一点微薄的孝心了。
今日是正月初八,单位无事,便想起写写奶奶,这源于奶奶过年时说的一句话:“今年给孩子们给了压岁钱,明年还不知能否再给了。”
是的,年事己高的奶奶与我们相依相伴的日子已难以预料了,为奶奶干点事、尽点孝的日子也不多了。
奶奶一生宽厚善良、勤劳朴实、刚强乐观、任劳任怨,我们儿孙们应永远铭记她、孝敬她,也应该用奶奶的精神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让奶奶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代人的心中。
作者简介
王 慧,秦 安 人 , 机 关 公 务 员 。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 控制面板
- 最近发表
- 最新留言
-
- 学校温馨小故事,创作不易,支持一个,谢谢。
- 故事记录了温馨幸福的生活,很感动,谢谢。
- 感谢网友的故事,用文字记录美好的人生。
- 五十年前,我在天水县一中读初中,王煜老师代过课,后来他当了副校长。昨晚突发奇想,在网上查询,一个是天水小学语文老师张健(小学名称名字忘了,只记得学校在北道阜),一个是天水县一中的马玉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好像刚结婚,一个就是王煜。张健老师身体不太好,不知道还在不在,马玉花老师现在应该有70岁了。
- 美丽的邂逅,在美还是故乡美!
- 感谢郭明祥老师,给于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深情厚意的描绘!
- 现在还是小康就是四菜一汤
- 这幅这些画画的非常棒
- 画的非常棒
- 葫芦河公园的早上鸟语花香,风景宜人?
- 文章归档
-
- 2024年11月 (4)
- 2024年10月 (472)
- 2024年8月 (129)
- 2024年7月 (71)
- 2024年6月 (35)
- 2024年4月 (4)
- 2024年2月 (16)
- 2024年1月 (62)
- 2023年12月 (736)
- 2023年11月 (744)
- 2023年10月 (511)
- 2023年6月 (3)
- 2023年3月 (12)
- 2023年2月 (162)
- 2022年12月 (155)
- 2022年11月 (511)
- 2022年10月 (69)
- 2022年9月 (39)
- 2022年8月 (121)
- 2022年7月 (362)
- 2022年6月 (130)
- 2022年5月 (717)
- 2022年4月 (558)
- 2022年3月 (470)
- 2022年1月 (60)
- 2021年12月 (15)
- 2021年11月 (163)
- 2021年10月 (62)
- 2021年9月 (79)
- 2021年8月 (3)
- 2021年7月 (4)
- 2021年5月 (17)
- 2021年4月 (131)
- 2021年3月 (152)
- 2021年2月 (86)
- 2021年1月 (472)
- 2020年12月 (253)
- 2020年11月 (59)
- 2020年10月 (5)
- 2020年8月 (9)
- 2020年7月 (78)
- 2020年6月 (146)
- 2020年5月 (15)
- 1970年1月 (1)
- 标签列表
- 友情链接